作者语:以下内容由千年骚狐编辑整理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感谢分享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粒子的可见性(Visibility)
控制粒子在合成中可见的范围。例如,可以将距离较远的粒子设置为淡出,对于模拟雾很有帮助。也可以使用Z轴向的深度通道贴图,可以让粒子在您自定义的形状范围内显示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可见性(Visibility)参数组中也包含“遮挡(Obscuration)”的设置,可以用于图层遮挡粒子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如下图描述了摄像机可视范围的调整方式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1、远端消失距离(Far Vanish)
设置粒子距离摄像机的最远距离,超过该距离的粒子将完全看不见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2、远端开始消失距离(Far Start Fade)
设置粒子距离摄像机大于某个距离后,粒子逐渐开始消失,该值必须小于“远端消失距离(Far Vanish)”设置的参数。一直到超过“远端消失距离(Far Vanish)”设置的距离时,完全看不到粒子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3、近端开始消失距离(Near Start Fade)
设置粒子距离摄像机小于某个距离后,粒子逐渐开始消失,该值必须大于“近端消失距离(Near Vanish)”设置的参数。粒子将从该距离开始消失,一直到大于“近端消失距离(Near Vanish)”参数后,粒子完全不可见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4、近端消失距离(Near Vanish)
设置粒子距离摄像机最近的距离,小于该距离的粒子将完全看不见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5、近端和远端的消失曲线类型(Near and Far Curves)
设置远端衰减和近端衰减的衰减曲线。可以是线性(Linear)或平滑(Smooth)的过渡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6、深度通道(Z Buffer)
可以通过使用黑白渐变的图层,作为Z轴向的深度空间描述。通过3D软件可以输出带有深度通道的图片,以黑白图像显示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7、黑色调整(Z at Black)
调整“深度通道(Z Buffer)”参数设置的引用层,黑色的调整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8、白色调整(Z at White)
调整“深度通道(Z Buffer)”参数设置的引用层,白色的调整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9、遮挡层和遮挡方式(Obscuration Layer & Also Obsure With)
由于Particular粒子应用于2D图层,并且生成的是3D空间的粒子。因此合成中的其他3D图层与粒子的遮挡关系是按照图层上下级来确定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遮挡层(Obscuration Layer)参数提供了一种与3D空间中的粒子产生穿插遮挡关系的方案。并且可以设置遮挡哪一种类型的粒子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详细内容请参阅“遮挡层设置(Obscuring particles with a layer)”。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文章源自狐狸影视城-https://fox-studio.net/36439.html
